不少人的耳朵周围会有一个小洞,在民间,迷信的说法叫它“仓眼”,认为是富贵的象征,也有人叫它“聪明孔”,认为长了这个洞的孩子以后会很聪明。 比如,这两位网友的经历: 其实,这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被称为耳前瘘管。由于胚胎在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引起,中国人群发生率1%~3%。(发病率并不低,身边的小伙伴就可能有哦~) 耳前瘘管通常是一个盲管,深浅不一,可长可短,内部就像树根一样不定向走形,有的甚至可以游走至外耳道深部甚至耳后。有人可能一生都没什么感觉,而有的人,却因为它痛苦不堪,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就医过程↓↓ 感染后危害大一样的“畸形”,为啥结果不同?这是因为耳前瘘管可分为无感染和有感染两种。 无感染型 这种先天性耳前瘘管,也可一生中不发炎,无感染、没有白色分泌物,对身体没太大的影响。那就不处理!如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或挤压出,可用酒精棉棒擦拭消毒数日。 有感染型 感染时瘘管口周围红肿、疼痛、化脓,脓肿破溃后很难愈合,如正在感染期,需首先在门诊切开引流,局部换药,全身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待感染消退后行手术切除瘘管组织。 手术方式较简单,成人和部分乖巧听话的孩子可以局麻手术切除。小儿需全麻手术切除。耳前瘘管感染发炎危害较大,一次发炎后,瘘管可反复发炎化脓,反复溃破。 防感染做好这几点这个“小眼儿”可是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炎,尤其是婴幼儿,一旦发炎更难处理,为此要特别注重生活细节来预防。 不要用手挤压,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不要揉耳朵,不然容易把细菌揉进去,导致发炎。 要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围有水,可以用棉签擦拭,但手法不能太重。 运动时避免耳朵受到撞击。 幺幺特别提醒: 耳前瘘管在出生后就能发现,各位家长要特别注意哦,因为这个“小眼儿”不仅影响了生活,还可能影响颜值!除此之外,这些小习惯对孩子危害也很大,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参考资料:健康时报网《耳前有“小眼儿”,千万得重视!》、健康时报年9月22日《耳前小眼儿多留意》 幺幺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