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鳋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见、最顽固、最难对付的体外寄生虫之一,锚头鳋病也被称为蓑衣病,当锚头鳋严重爆发时,鱼体表布满寄生虫虫体像披了蓑衣一样。当锚头鳋寄生在鱼体表时,锚头鳋头部钻入肌肉之中,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锚头鳋主要攻击鱼体表、鳃部、口腔,汲取鱼体营养,使鱼鳞破裂,组织发炎、体质瘦弱,在水中乱窜,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即使不引发鱼的死亡,也影响鱼的生长、繁殖和商品价值,且易引起鱼继发性感染。 锚头鳋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体表时,会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形成明显的红斑,寄生部位肿胀比较明显。当寄生在鲤鱼、鲫鱼等鳞片较大的鱼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会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虫部位肿胀不明显,知识形成充血红斑。 锚头鳋以头部锚头插入鱼鳞之下,用似锚头的口吸器叮咬鱼体内吸血供给自己,寄生处鳞片脱落出现出血红斑,这是锚头鳋寄生虫后最明显的特征。锚头鳋虫体寄生处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锚头鳋寄生之后的症状与出血病相似或雷同,有时候会误认为是出血病。 锚头鳋在水温12-33°C时都可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C,当水温超过33°C时不但不能繁殖,还会造成大批量死亡。锚头鳋的寿命长短与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锚头鳋在水体中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夏秋季节较多,在实践中发现,锚头鳋在池塘水瘦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而池塘水肥的情况下很难有爆发性的寄生虫寄生。 预防池塘爆发锚头鳋的措施 1、保持水质良好,多开增氧机保证池塘溶氧充足,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水净灵)快速分解剩料、粪便等有机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提高水体活力。定期使用生物改底产品底如意改善池塘底部环境,抑制池底有害菌生长繁殖,保持水质稳定。 2、可以通过内服加外泼孢叮清,以驱虫代替杀虫。不仅不会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而且还不会破坏水质,能有效抑制和驱杀锚头鳋。控制住寄生虫之后使用百草菌鳃康能避免寄生虫撕裂的伤口感染细菌,使伤口更快愈合,降低出现鳃出血、败血症的发病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fl/12410.html |